中国制造业走向十字路口:我的同事是机器人
劳动力成本上升把制造业带到了十字路口: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中国与西方相比没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采用则只能眼看着代工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转移
人类造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自己的机器人,却又担心自己的价值受到挑战。
“iPhone和iPad的组装什么时候能回到美国?”
面对奥巴马的发难,乔布斯曾经一脸不屑地说:“这些工作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他们都清楚,一个iPhone 5的组装车间大概需要3000人,应对200万台的需求量则需要20万人,估计整个美国都凑不齐愿意做这些机械劳动的员工。
但乔布斯走了大概一年后,2012年底苹果发售的第八代iMac一体机便刻上了“Made in USA”的印记,蒂姆·库克正在尝试让iMac成为第一款美国制造的苹果产品,他相信下一场制造业革命会发生在自动化生产模式中,而非廉价劳动力集中的大厂房里。
此时远在中国的富士康,正因为员工的种种问题焦头烂额、身心俱疲,郭台铭一方面加快了在巴西的投资,缩减到美国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宣布让100万个机器人上岗的“疯狂计划”。之所以称为疯狂,是因为富士康在整个中国的岗位也不过120万,“百万机器人计划”如果变成现实,引发的连锁反应可想而知。
但现实已经比我们的想象走得更快了。在亚马逊的实验里,几千平方米的仓库只需要两个人控制,向拣货、打包的机器人发出指令也无需人工参与。然而这在仓库所在地并不受欢迎,就像中国政府对富士康减少就业岗位的忧虑。
我们所说的机器人员工,不只是科幻电影里有着和人类一样构造的机器人,还包括流水线、物流管理等环节的高度自动化,它依靠计算机设计的流程自动运作,可能只是一个机械臂、机械手在代替人力。
“一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是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三是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中提出的三大法则已经成为现实中机器人工业的定律。而定律背后,是我们对机器人怀有的恐惧和敌意。人类造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自己的机器人,却又担心自己的价值受到挑战。
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把制造业带到了十字路口: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中国与西方相比没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采用则只能眼看着代工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