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出口重心转向巩固国际地位 日本钢铁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极大的降低了钢材的生产成本,其较低价格、较高的质量、多样化品种满足了世界不同区域市场对钢材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世界钢铁市场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1956年到1973年,日本钢铁出口增近20倍,实现年均近20%的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钢铁贸易8.8%的增长速度,占世界钢铁贸易比率也从4.40%上升到21.88%。到1979年,新日铁钢出口占粗钢产量比例为32.9%,住友金属38.9%,川崎制铁34.7%,神户制钢24.5%。 1973-1989年日本经济低速增长期,钢铁行业也告别了快速增长,成本上升及需求不振,加之与美国、欧共体的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广场协议”使日元大幅升值,日本钢铁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尤其80年代加速下滑。钢出口占世界出口比例从1974年的24.71%下降到1989年的12.07%,降幅超过一半,到1990年降至历史低点至1663万吨。之后又缓慢恢复,整个90年代在钢产量保持稳定之下,出口总体稳定在2200多万吨。进入21世纪,韩国、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复苏,日本在钢产量总体维持不变的基础上,钢出口获得了稳步增长,从2000年的2850万吨稳步增长到2008年的3690万吨,出口量占世界钢铁出口总量的比重维持在8%-11%的范围内,相对缓解了内需不足的压力。在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出口下滑之后再度恢复,并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成为世界第一大钢出口国。 图9 日本钢材进出口及出口量占粗钢产量比例 来源:Mysteel数据终端 日本钢铁出口经历了增长、下降、再恢复,在出口市场能够保持重要地位,首先得益于出口重心的转移。在日本钢铁业快速发展期,出口主要依赖于北美和欧洲地区,而石油危机后,随着发达国家需求下滑,以及运费成本上升,北美地区则退居第二位,东南亚成为日本出口占比最大的地区。出口占比从1990年开始更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到2007年东南亚占比超过80%,而北美占约5%,欧洲更是降至不足2%。 表9 1965-2007日本钢出口目的地占比变化
年 | 东南亚 | 北美 | 拉美 | 欧洲 | 中近东及非洲 | 大洋洲 | 1965 | 26.3 | 46.4 | 7.6 | 6.6 | 7 | 6.1 | 1974 | 33.2 | 24.1 | 11.6 | 13.5 | 13.9 | 3.8 | 1990 | 60.2 | 19.5 | 2.8 | 5.9 | 9.7 | 1.9 | 2000 | 75.9 | 8.8 | 4.6 | 2.7 | 6.5 | 1.5 | 2007 | 82.2 | 5.1 | 3.4 | 1.9 | 5.9 | 1.4 |
来源:垄断分析研究会战后日本钢铁工业 日本钢铁工业适时抓住了近距离东南亚地区钢供不应求这一时机,出口重心从衰退的欧美国市场转向该地区,帮助行业走出低迷困境,也巩固住了国际市场份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受益于安倍经济刺激及日元贬值,日本钢出口再度恢复。 其次,在国际市场保持重要地位还得益于出口产品结构从低端向高档化和高附加值化的转变。在中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后,亚洲钢铁市场的供求状况开始发生变化,竞争加剧。为适应这一市场变化,日本调整钢材进出口结构,即从高速发展期主要出口螺纹钢等转向出口汽车、船舶用高档、高附加值钢材产品,而同时进口低档和一般附加值产品。 图10 日本钢铁出口及占世界出口量比例 来源:Mysteel数据终端 4.节能环保技术世界一流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开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同时,60、70年代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期间导致的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也引起重视。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投入,调整能源结构及发展节能技术,治理环境公害和对环保技术的研发。80年代,日本钢铁行业的节能和环保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在钢铁行业低迷期以及为应对全球环境变暖,节能环保再上新台阶。 1971财年至1989财年,日本钢铁行业的环保投资约3万亿日元,此期间能耗降约20%。一些大企业都在生产第一线建立了完整而有效的节能组织系统,开展全面节能活动,开发和应用节能新技术,包括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热能、煤气等。1990财年至2011财年总计投资约1.8万亿日元,能耗进一步降10%。100%钢铁联合企业均采用了干熄焦技术,大多数钢厂开始安装回收设备,充分回收利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到2002年日本吨钢能耗比1973年降约20%,稳居世界领先地位,确保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图11 1990-2012年日本钢铁行业能耗 来源:日本铁钢连盟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5年里,即2008财年至2012财年,日本粗钢产量1.05亿吨,比1990财年降5.7%,钢铁工业能耗降11.0%,CO2排放降10.7%。近10年来,全球钢铁工业尤其发达国家更是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日本提出的COURSE-50项目旨在通过采用革新的技术降低能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图12 1990-2012年日本钢铁行业CO2排放量 来源:日本铁钢连盟 与1990年相比,日本钢铁能耗和CO2排放呈下降态势,90年代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降幅比较明显,21世纪随着钢铁生产情况好转,能耗和CO2排放有所回升。2012财年,粗钢产量1.07亿吨,比1990财年降3.9%,日本钢铁能耗比1990财年降9.0%,CO2排放降7.5%。2008财年开始的COURSE50革命性炼铁工艺及其它新技术的开发以及未来的应用,日本钢铁工业的生产工艺效率将进一步提高,CO2排放将进一步降低。 日本钢铁行业节能环保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要归功于技术升级、设备大型化、生态型产品几方面。 技术对节能环保的贡献。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各大钢厂在生产过程应用多项炼铁、炼钢和轧钢工艺技术,包括铁水三脱处理工艺、高拉速板坯连铸技术和连铸坯直接轧制技术,以及铁水转炉脱磷预处理技术、环境友好型精炼工艺,同时开发研究多项环保相关技术包括SCOPE21炼焦技术、COURSE50等,以及建设了大规模废热回收系统。此外,日本通过向中国、韩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输出节能环保技术,也对降低CO2排放做出了贡献。国际能源协会预计,如果全球都采用日本的节能技术,潜在的CO2排放可降低约4亿吨,占日本总的CO2排放量的约30%。 从表10可看出,近20年日本铁钢连盟主要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中,除一些标准化项目外,其它全部是节能和环保研发项目,由此看出日本当时对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 表10 日本铁钢连盟近期主要项目研究 实施年度(财年) | 日本铁钢连盟近期的主要项目研究 | 1994-2003 | SCOPE21炼焦技术 | 1998-2000 | 钢板表层抗腐蚀测试方法标准化 | 1998-2000 | 用于超高压天然气管线的高强度大口径钢管的特性评估方法标准化 | 1999-2000 | 高级废弃物处理及循环技术的研究及调查 | 1999-2000 | 进一步研究利用焦炉增热的技术开发 | 1999-2000 | 废料完全处理系统的调查研究 | 2000-2001 | 利用钢渣削减及稳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研究 | 2001 | 根据生命周期评估钢铁产品对节约能源方面社会贡献的研究 | 2002-2003 | 研究天然气管线安全标准开发(对环境状况评估的研究) | 2004-2007 | 钢渣利用的研究与开发 | 2006-2008 | 利用创新原料建立新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开发 | 2008-2017 | 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开发项目(COURSE50) |
设备大型化对节能环保的贡献。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钢铁快速发展时期,五大钢铁联合企业建设了一批能耗低、效率高的大型高炉,容积在3200-4600m3之间。1978年,日本拥有高炉67座,2000m3以上高炉39座,其中3000m3以上有19座。新日铁大分厂于1976年投产的5070立方米高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随着大高炉的建设,新日铁在1982年到1985年关停了室兰厂1#高炉、广畑厂2#高炉和堺厂3#高炉、釜石厂2#高炉等4座小容积老旧高炉。从2002年开始,日本钢铁厂又利用对现有高炉大修进行扩容,2010年全世界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18座,日本占13座,而容积小于2000m3的高炉在2008年已全部被淘汰。高炉的大型化和高效化使日本钢铁工业的烧结、炼铁、焦炉在产量、质量、能耗等多项技术经济指标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环保生态型产品对节能环保贡献。日本高端钢的开发和应用大大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对降低CO2排放贡献很大。一方面,使用高性能钢产品,可降低由钢制造的最终产品的重量,还可减少钢用量。进入21世纪,日本与各大制造厂家共同开发、推广使用建筑用H型钢、汽车高强钢板、取向电工钢、船用高强板、锅炉用耐热钢管和不锈钢板,这6大类高性能钢的使用量及出口量逐步增加。LCA能源评估调查委员会2000年的调查显示,与使用传统钢材相比,6大类高性能钢产品的社会使用期间可降低CO2排放650万吨,而钢的生产过程又可降低CO2排放310万吨。日本铁钢连盟也有统计显示,2012财年,除建筑用H型钢外的5大类高性能钢材产量803万吨,占日本粗钢产量的7.5%,日本国内通过使用这些钢材,降低CO2排放942万吨,产品出口带来的CO2排放降低1420万吨,总计2362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