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计算——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在昨天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做了精彩演讲,与普遍的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不同,沈向洋提出了许多独特的且富有哲理的观点,他结合小冰等微软研究院的相关产品和技术描述了情感智能的原理、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他认为,除了硬性的IQ以外,人工智能的研究更要强调机器与人之间的感性化交互,强调情感计算。智能化的机器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还应让用户对其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信任和依赖,而小冰目前就是这样一个“感性化的人工智能助手”。
1、情感计算的重要性
如沈向洋在演讲中所说,我们在谈论人工智能时势必要谈一下图灵测试,势必会去强调机器的IQ。机器通过感知计算提升IQ水平固然重要,但按照人工智能最为通行的定义——“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系统如何能够履行那些只有依靠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务的理论研究。”这里的人类智慧当然不是单指智商或者智力,还有人类情感,情感是人类神经系统对外界价值关系产生的主观反映。人工智能在我们眼中一直不是普通的智力工具,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它具备超越人类的感知计算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它能够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在重视人工智能完成任务和功能强化的同时更要建立和满足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这才是人工智能的最终定义。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不应该一味沿着理性的路线前行,而是应该落在沈向洋在演讲中提到的感性和理性的交叉区域。
从实际应用来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具备情感计算能力、能与人类进行感性交互的技术和产品。MIT教授、TED讲者雪莉·特克在《一起孤独》一书中提出,社交本能使人类很容易将社交关系投射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上,当一件物品在我们的关怀下茁壮成长时,我们会觉得它是智能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觉得自己与它形成了某种关系。我所说的这种关系并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真实的情感或智能,因为它们根本没有。这种关系,来自于我们自身被它们所唤起的部分。她所说的物品包括能激发孩子情感依恋的玩偶,比如菲比小精灵和真娃娃机器人玩偶。更有甚者,是一只叫帕罗的机器海豹,用来充当老年人的伴侣动物。罗切斯特大学的罗杰波教授与AdobeResearch合作开发了一种比现有技术更精确的训练电脑处理图像数据的方法,受过这种训练的电脑可以被用来探测图像中更可能流露出的情感因素,可以用来衡量经济指标或用来预测大选结果。Affectiva可以通过处理人脸图像实时捕捉和量化情感,而SociometricSolutions可以通过语音语调做同样的事情。在法律调查过程中,计算机能识别相关的词汇和短语,还能理解事件链、人际关系,甚至是情感和动机。
对于微软来说,更是将对人工智能情感计算的思想注入到了小冰的开发和运营中,微软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具备“感性”的情感连接能力,这样才能以更像真实人类的方式满足人们普遍心理和情感需求,从而逐步建立信任和依赖感。在技术和产品创新层面,微软构建了一个完整可持续的对话系统,这个对话系统的基本任务不是以完成任务为优先,而是建立情感连接为优先。构建这个对话系统的方法,已不只限于语义学,而是基于搜索引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系统模拟方法。最终希望让小冰这样的人工智能产品快速普及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小冰在第三方平台的智能聊天应用,到与东航合作的航空智能服务,再到近期的小冰面试官,这些都是在与用户进行情感交互,都是情感人工智能的具体体现。
这样,用户就会产生对机器的“依赖性”(沈向洋语),而这种依赖性再促使机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用户更多的情感需求。比如沈向洋提到小冰通过动态决策具有了情感记忆功能,当前一天某个用户提到了自己一些心情,小冰会注意到这一点,后面的很长时间还会反复了解用户的情况,询问用户的身体有没有好一点。因此,比起直接解决问题的感知计算型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是先与用户建立一种信任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情感交流和需求满足的良性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