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992
- 最后登录
- 2024-5-7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11-5-24
- 回帖
- 461
- 精华
- 1
版主
- UID
- 11
- 威望
- 12
- 机械币
- 2901
- 活力
- 64
|
苏联援华156项工程——新中国的工业奠基石(上)
工程总投资:196.3亿元
工程期限:1950年——1969年
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供技术援助而建设起来的中国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拖拉机生产企业。该厂1955年开工建设,1958年中国第一台名为“东方红”的拖拉机在此下线,从此启动了新中国拖拉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引擎。如今该企业的产品已反销到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2008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126亿元,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生产履带拖拉机变成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汽车和零部件等,成为多类产品的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
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达到146183亿元,约合2.1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2.9万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达到415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有210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钢铁、水泥、电力、石油、煤炭、汽车、造船、电子电器等工业产值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而在1949年新中国诞生之初,我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净产值仅为45亿元,占国民经济比重只有12.6%。经过长期战乱,国家元气大伤,发展经济的基础极为薄弱。当时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美国的五十分之一;全国发电量只有43亿千瓦时,居世界第25位。全国煤炭产量只有3243万吨,居世界第9位。全国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而美国是27035万吨,主要石油产品均需进口。全国水泥产量只有66万吨,是印度的三分之一。全国粮食产量为11318万吨,尚不足以解决温饱问题。全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不及亚洲平均水平(44美元)的三分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