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08
- 最后登录
- 2017-3-21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1-6-11
- 回帖
- 41
- 精华
- 0
村里打铁的
- UID
- 356
- 威望
- 0
- 机械币
- 97
- 活力
- -4
|
三代首钢人见证曹妃甸沧海桑田
距离北京市区200多公里的渤海湾,有一处深水良港,这里常年不冻不淤,因传说岛上曾建有唐太宗李世民一曹姓妃子的庙宇而得名:曹妃甸。历经十余年开发建设,原本为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岛,如今已是一个拥有两个半新加坡大小的临港产业聚集区,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承载地,并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提供更大空间和机遇。
十余年间,曹妃甸经历了大规模国家投资的高速驱动期,也遭遇了政策调整引发的债务和招商困境,如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提速,这里又迎来了“第二春”。本期“十城记”关注河北曹妃甸,试图通过老中青三代首钢人的视角呈现曹妃甸的历史变迁,勾勒出一个“海上钢城”的未来。
老年首钢人
为首钢寻找新的出海口
从河北唐山市驱车往南70公里,不到1小时车程便可到达一片现代化的厂区——这就是首钢京唐公司的所在。与传统的钢铁厂区不同,这里既看不到老式炼铁高炉,也看不到漫天的粉尘,取而代之的是高覆盖绿化、错落有致的厂房以及高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在这片面积相当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厂区里,餐厅、食堂、候车大厅等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簇新的建筑、气派的双向四车道让每个初到这里的人都产生一种错觉,如同进入一个新城市。
每个星期五中午,55岁的老工人马晓交完班后都会重复着这样的流程:先去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换下工作服,简单收拾完行李后匆匆赶往位于厂区的候车大厅,准备乘坐下午1点5分的大巴回北京。
马晓是首钢的“元老级”员工,在首钢已工作了38年的他,见证了整个首钢京唐公司的诞生和崛起。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从此,马晓便和首钢京唐公司的4500多名北京籍员工一样成了“候鸟”,每周乘坐大巴定期往返于京冀两地。10年统计下来,马晓有将近4160小时在这趟大巴上。
回京路上的风景马晓早已烂熟于心,他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驶出厂区后沿途正在建设的工程——远处的100公里将作为以后北京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这里是以前填海前的大陆海岸线,这里现在是亚洲最大的盐场。
首钢正式搬迁曹妃甸时,马晓刚满45岁。当时他的女儿刚考上大学,没有太多家庭包袱的他,主动请缨前往河北参与新厂区的开发建设,“那时的曹妃甸对我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体验到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当年就奔着这种追求随它而去的。”
这并不是曹妃甸第一次开发建设。早在1956年,曹妃甸便承担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开发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的使命。林戊的父亲就是曹妃甸农垦大军中的一员。当时的人们挑着大筐、拿着铁锹,面朝土地,背朝天,用他们的双肩托起了中国第二大国营农场。
林戊是土生土长的曹妃甸人,他的祖辈曾是在曹妃甸一带打鱼的渔民。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听到爷爷描述的曹妃甸都是与打鱼有关,这里是渤海最深点,水深浪急,当地渔民有一句谚语:“英雄与好汉难过曹妃甸”。从渔村到农场,再到后来的水产养殖基地,林戊与家乡一起经历着成长,也亲眼见证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3月,在数千亿资金的推动下,往大海里铺设通岛路成为曹妃甸第二次开发建设的标志。一辆辆卡车拉着一整车的石头往海里面填,紧接着轧道机开始轧,先填出10米,随后又往前继续轧,又填出20米……每天通岛路都向大海深处前进。
2006年,全长18.5公里的通岛路彻底完工,之后这条道路开始慢慢向两边延伸,正是这条路为准备搬迁的首钢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出海口。
吹沙造地工程用了整整6年时间,从最初规划的30平方公里,到250平方公里,再到31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中国在建最大的填海项目。
当时有20万建设大军在曹妃甸填出的“新大陆”上一起搞建设,建设者光每天吃的土豆就达2万斤,每一个唐海人往曹妃甸方向随便做点什么买卖,一年都能挣很多钱,运水、卖冰块、送蔬菜、运工地垃圾……此外,县城的旅馆全部住满来淘金的生意人。“当时有人开玩笑,只要搭个窝棚,晚上都会有人来住。”林戊形容。
2012年7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唐海县,设立唐山市曹妃甸区。至此,与林戊共同成长29年的唐海县成为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