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54|回复: 0

我们走向钢铁强国还缺什么?成为钢铁强国的内在逻辑

[复制链接]

17

主题

35

回帖

607

积分

助理工程师

UID
654
机械币
11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5-12-2 21: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走向钢铁强国还缺什么?
  ———周国治谈基础研究助我国成为钢铁强国的内在逻辑


  “随着工业的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想要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在冶金技术层面,需要更加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能再把它忽略了。”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周国治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多家单位支持,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15冶金创新论坛上,从技术和科学层面提出了中国钢铁走向强国的研究路径。

  何谓钢铁强国?
  “我国是钢铁大国,不是钢铁强国。”周国治表示。
  周国治认为,纵观世界冶金发展史,钢铁强国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具备较大的钢铁产量;二是要有生产优质的钢材,以及广泛的钢材品种的能力;三是要配套杰出的冶金科学技术团队。
  周国治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前的一段时间,德国是钢铁强国,其当时的钢产量就达到千万吨。虽然当时钢产量最大的是美国,但美国的钢材质量逊于德国,而且是德国的学者开创了现代冶金学科的先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钢铁强国是美国。当时,美国的钢产量达到1亿吨,且美国钢材质量很好,不仅如此,美国形成了冶金学科的队伍,聚集了世界上顶尖的冶金专家。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钢铁业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周国治强调:“杰出的冶金技术学科团队很重要。必须要有优秀的技术工人,服务工人的专业团队,还要有世界一流的学者和大师。德国和美国的学术大师不是一个人,也不仅仅是一个方面的学者,而是汇聚了各个方面的专家。他们发挥的引领作用十分巨大。”
  周国治分析了中国的情况,认为,中国目前的粗钢产量接近全球的一半,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是钢铁强国,一是质量不过关,虽然钢产量全球第一,但许多钢材需要进口;二是品种不全,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全面;三是我国没有国际一流大师的引领。

  “重量不重质”让中国钢铁业“大而不强”
  为什么中国的钢铁产量上去了,却不能像德国、美国那样实现钢铁大国和钢铁强国的同步?周国治做了如下分析:
  首先,我国对钢铁工业的投入并不少。我国建设了许多世界级的大钢厂,甚至出现了鞍山、马鞍山、攀枝花等以钢厂为基础而形成的城市。
  其次,我国的研发经费并无不足。2015年11月10日,德国某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美国用于研发的投资占全球的28%,中国占20%,欧盟占19%,日本占10%,其他各个国家相加为23%。
  再次,我国人才培养得不少。据周国治了解,其他国家的钢铁专业只是大学系里面的一部分,而我国专门设置的钢铁类大学就很多,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包头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从这点来看,我们冶金人才的培养并不落后,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日前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的专家有780万人,欧盟占22%,中国占19%,美国占16.7%,这也说明中国的人才不少。”周国治说。
  最后,我们确实紧跟了前沿技术。周国治解释说:“我们不仅一直紧跟前沿技术,甚至还会花钱去买。从我的经历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前期,虽然也持续进行着自我研究,但始终达不到最好的水平,只能从国外购买先进技术。所以,前沿技术我们是紧跟了,但没有跟上。”
  既然投资不少、经费不少、人才培养不少、技术也在跟进,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成为钢铁强国呢?
  “我个人认为,‘重量不重质’是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在理念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阻碍了我国成为钢铁强国。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一哄而上’,关注规模胜过关注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重量不重质”的问题?“因为产量是最简单明了的数据,做起来也相对容易。而质量就不是那么简单和明显,企业必须知道钢种和成分的内在关系,必须考虑工艺的积极改进等诸多问题,这就要花一番脑筋和动作了。第二个问题是,之前没有严格的钢铁企业负责制,企业领导人更多地算政治账,而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钢厂,而不是一大群数量的钢厂。所以,是经营管理理念和制度的问题,使得我国现在未能成为钢铁强国。”周国治指出。

  基础研究将发力钢铁强国梦
  周国治认为,科学技术方面,基础理论研究环节、工艺技术研究环节和工业生产研究环节的共同作用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得到进展,都会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也能引发其他两个环节的发展,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周国治解释道。
  “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主要是依赖工艺技术方面的进步,而工业发展的前期都是如此。”周国治类比说,在冶金历史上,引进水利鼓风代替人力鼓风以后,马上就引发了一次炼铁的革命,其原因就是设备在起作用。“从这里看出,任何工艺设备的改进,都会对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而金属矿产是不能再生的资源,其存量会随着开采越来越少,贫矿会相对变多。“在这种情况下,基础理论研究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周国治认为,钢铁工业发展前期主要是靠工艺方面的进展,而目前工艺突破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对于目前的中国钢铁工业来说,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掌握先进的工艺技术,不应继续考虑规模的问题。
  周国治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不仅会推动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可能诞生世界一流的专家,将不断推动我国钢铁强国的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机械村 ( 渝ICP备17010994号-1|渝公网安备50022702001048号 )

GMT+8, 2025-1-18 19:10 , Processed in 0.03349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机械村

Copyright © 2012- Jixiecu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