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98
- 最后登录
- 2021-5-7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11-7-1
- 回帖
- 52
- 精华
- 0
机械工程师
- UID
- 958
- 威望
- 0
- 机械币
- 721
- 活力
- 39
|
钢铁供给侧改革应当使用“加法”
谈及当下热词“供给侧改革”,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僵尸企业”、过剩产能。在遭遇上述问题的行业里,钢铁行业面临的困境尤为严峻。伴随着钢价断崖式的下跌,中国钢铁产量也在不断缩减。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6%至6332万吨,降至一年来最低水平,今年前11个月产量同比下降2.2%。“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钢铁生产得到了巨大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钢铁生产最多国家、钢材出口量最多国家和冶炼原料进口最多国家,成为全世界钢材生产最强的国家。另一方面,随着钢铁产量快速增长,也出现了与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不相匹配,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超出市场需求,致使钢铁行业利润大幅下降,亏损严重,甚至出现一些‘僵尸企业’,形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实现钢铁供应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平衡,实现钢铁工业自身产需平衡。”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陈克新看来,解决供给侧失衡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减法”改革,一种是“加法”改革,中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则是宜“加”不宜“减”。
陈克新指出,“减法”,即通过种种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强迫一大批钢铁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倒闭退出市场,从而去掉过剩产能,减轻供应压力,实现产业平衡和供求关系平衡。“这种‘减法’供给侧改革副作用较大,一是一大批钢铁企业关停而出现大量失业,减少工资性收入;二是引起行业需求互减,比如钢铁企业关停而减少矿石、焦炭、能源、物流等需求,致使企业关停和失业向上游产业蔓延;三是财政税收基础因此萎缩,弱化财政支付能力,弱化公共需求;四是工资性收入下降而增强居民储蓄倾向,削弱当期消费;五是钢铁企业关停致使债务违约迅速增加,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由于供给侧‘减法’改革非常痛苦,充满了风险,势必遭遇多方阻挠而难以实施。也正是因为如此,十几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陈克新表示。
另一种供给侧改革实现途径是用“加法”,即针对当前供需失衡的主要问题,补充供应短板,进行产业升级,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增加有效供给。“比如我们大规模地进行环境保护建设,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行地下管廊建设,进行医疗、养老、托儿等民生设施建设,进行核心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建设,也包括进行强大的国防建设等。由于这些投资建设主要弥补经济短板,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平衡,可以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性提高。这些投资潜力如果全部释放出来,可以充分化解过剩钢铁产能,同时也避免了大量下岗、行业需求互减、财政税收基础萎缩和金融动荡风险。因此,这是一种正能量效应显著,能够操作实施,各方面皆大欢喜的供给侧改革实现途径。中国供给侧改革应当由此破题,以加法为主。”陈克新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