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徒制能救中国制造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文丨郝倩
郝倩: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工作十余年,从社会新闻到财经新闻,从上海到伦敦,从第一财经日报到新浪财经。
先说个中企海外收购的真事:2000年在常州成立的纺织机械企业江苏金昇,2010年开始第一次海外并购,买下德国斯图加特附近140年历史的欧洲第三大高端数控机床企业埃马克(EMAG)50%股份。
这是则旧闻,但引出的话题很有意思:中国机床制造业遍地开花,为什么中国企业还需要海外收购?金昇的公司总裁管烨这么解释的:装备制造被称为工业“母机”,把控着整个工业产业链核心环节,但中国机床加工精度和寿命都不够。
话说到这还是老问题,技术和创新的是制约中国工业企业转型的瓶颈,很多中国企业千里迢迢到西欧去花大价钱收购公司,也是为了弯道超车。这就牵扯到第二个问题。如管烨所说:“就算是买了技术,买来了机床,中国工程师的动手能力也有软肋。”
举个例子:同样是一个关键机床,要进行主轴和机床的装配,一位老资历的德国技师,半个小时就可以安装完成,精确度高;一名中国技师,耗时4到8个小时也未必装配得好,就不说精度的问题了。
“比编软件,中国工程师完全不逊色,只会更好,可谈到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就比德国或是瑞士的老技师差一大截。”管烨认为,这就是软实力的差别,用钱买不来。现代企业的人力的竞争,也不是学历的竞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认为,管烨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难题,反向应证了德国战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学徒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达到劳动力市场的优良配置。这是德国战后崛起的关键,延续至今。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也不代表可以找到工作,适应就业需求。
在学徒制这种所谓的“双轨制”教育体系下,学徒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同时被雇主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坚实的劳工基础让德国在创新领域能出现拔尖人才成为可能。 |
|